背景描述:
KPC小鼠同时携带K-Ras G12D和LSL-Trp53 R172H两种致病突变。首先将LSL-K-Ras G12D小鼠(条件性过表达K-Ras G12D突变基因小鼠)与LSL-Trp53 R172H小鼠(条件性过表达Trp53 R172H突变基因小鼠)杂交,产生基因组中携带但不表达两种致病突变基因的小鼠,即KP小鼠。然后将KP小鼠与Pdx-Cre小鼠(胰腺特异性Cre重组酶表达小鼠)杂交以产生KPC小鼠,该小鼠在Pdx启动子的调控下,通过Cre重组酶特异性删除胰腺组织中的Loxp-Stop-Loxp(LSL)基因沉默元件,使K-Ras G12D和Trp53 R172H突变基因选择性的在胰腺组织中表达。K-Ras G12D突变和Trp53 R172H突变使胰腺肿瘤发展更为迅速,同时转移潜力加大 。KPC新生小鼠胰腺正常,不存在肿瘤细胞,在8至10周龄时,胰腺内开始出现前体病变或胰腺上皮内瘤变(PanIN);大多数小鼠在16周龄时发展出局部侵入性胰腺导管腺癌(PDAC),并伴有密集的促纤维增生反应。肿瘤通常具有中等分化的导管形态,具有广泛的间质结缔组织增生,类似于在人类肿瘤中观察到的最常见形态 。此外,在约80%的KPC小鼠中体内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转移,主要在肝脏和肺部组织中,这些部位也是人类胰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。KPC 细胞是来源于该小鼠的自发胰腺癌肿瘤。
细胞展示图如下:

■ 运输
冻存细胞:干冰运输,液氮保存(或-80℃冰箱不超过1周)
复苏细胞:常温运输